《弟子规》读书心得

时间:2024-07-13 12:56:39
《弟子规》读书心得

《弟子规》读书心得

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,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,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,丰富我们的思想。那么问题来了,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?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《弟子规》读书心得,仅供参考,欢迎大家阅读。

《弟子规》读书心得1

今天暑假,我读了一本国学经典——《弟子规》,“弟子规,圣人训。首孝悌,次谨信。”朗朗上口,易读易诵,像唱歌一样,非常有趣。他的意思是《弟子规》是圣人对后生的训导:首先要孝顺父母,尊敬兄长,其次做人要谨慎,讲信用。

两千年前的古圣人告诉我们“孝悌”和“谨信”是做人的根本,我们是 21 世纪的现代人更应该时刻谨记圣人训,并履行到实际行动中去。

我们的生命源于父母,是父母哺育了我们,含辛茹苦地把我们抚养长大,供我们学习,给我们温暖。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去回报父母。

当父母忙碌了一天,疲惫地回到家里,我们为他们送去一句甜甜的问候:爸爸妈妈,你们辛苦了,快坐下歇歇吧!当父母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,主动伸出我们的小手,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。当父母生日的时候,及时为他们送上一份美好的礼物,送上一句诚挚的祝福。我们更应该虚心好学、勤奋上进,用优秀的成绩让父母欢心。

“人无信则不立”书后的小故事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。宋濂是古代的大学问家。幼年的他家境十分贫寒,只能向别人借书抄书。一次,宋濂借到了一本他非常喜欢的书,可说好明天一早得还给人家,于是宋濂忍受着严寒,抄了整整一夜,将书抄完。第二天早上按时把书还给别人。宋濂用自己的诚信赢得了别人的信任,也赢得了自己辉煌的人生。

诚信是每天按时地交给老师那工整的作业本;诚信是让家长签名的考试卷;诚信是答应别人的事能做到。

诚实守信、孝顺父母,从我做起,从身边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。

《弟子规》读书心得2

《弟子规》是中国古时的蒙学课本,讲述着古代文明人和平民百姓的故事。它可以让现代人感受到古人对老人的尊重、对父母的孝敬。

在这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:“待婢仆,身贵端,慈而宽。”这就话讲述着一个感人的故事:“东汉时期的一位丞相叫刘宽,他总能体谅犯错的部下,不生气,不发火。有一次,刘宽的夫人想试探一下他,就让侍女给他端鸡汤,在他接鸡汤时,故意失手,鸡汤刚好洒在刘宽刚穿好的朝服上。想不到刘宽竟然没有发火,而是关心是女烫伤没有。

在现代,和刘宽的君子风度恰恰相反,一些单位的上级领导,从不宽待下面的职工,当职工犯了点错误,就会在大会上严厉批评,而不像刘宽那样宽以待人。

这个故事让我懂得:人要做到仁慈宽厚,才是完美的。也让我懂得了宽容他人是一种美德。

”事虽小,勿擅为。苟擅为,子道亏。物虽小,勿私藏。苟私藏,亲心伤。“

这段话的意思是:纵然是小事,也不能任性,擅自做主,而不向父母亲禀告。如果任性而为,容易出错,就有损为子女的本分,因此让父母亲担心,是不孝的行为。公物虽小,也不可以私自收藏,占为己有。如果私藏,品德就有缺失,父母亲知道了一定会很伤心。

而我平时就很任性,经常擅自做主。有时候妈妈让我做事,我喜欢了才做,不高兴就不做,让我去买东西,我有时还不经妈妈同意就买些自己想要的东西。有时候爷爷奶奶给我的钱,我就藏起来,不告诉妈妈,自己拿去买一些小玩具或者是小食品之类的。我知道这么做是不对的,妈妈其实也不是不让我拿零花钱,妈妈只是让我自己学会怎样正确花钱,不买不合格的玩具或者小食品。

现在我渐渐长大了,我知道我有做的不对的,我以后要学会管理自己,这样就不会让父母担心了。

《弟子规》读书心得3

通过近一年来车站组织学习《弟子规》,我们非常荣幸地接受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,有了深刻的人生感悟。

《弟子规》让我们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观念,养成良好的习惯。《弟子规》是传承儒家经典文化的文学作品。从孝、悌、谨、信、泛爱众、亲仁、余力学文等方面阐述。首先放在第一位的便是孝道。俗话说“百善孝为先”,一个人首先要孝敬父母,孝敬父母是让他们在晚年的时候不再操劳,不再替我们担心受累,也不要让他们做空巢老人,孤独寂寞。多抽出时间看望老人,照料他们的饮食起居,给予他们家的温暖和关爱,心里上的宽慰,这也是一种孝道。血浓于水,兄弟姐妹同是一家人,对长辈尊敬,爱护晚辈,做到谦虚礼让,长幼有序,这样才能使家庭和睦,社会才会安定团结。其次在外要珍惜朋友及我们身边的人。另外《弟子规》讲述了日常起居的行为规范。“衣贵洁,不贵华。”穿的衣服干净整洁就可以,这样给人以清新之感,无需高档华丽,更不能相互攀比,我们仅需保持真正的自我,做最好的自己。爱你本来的样子,不论是什么人,我们都要互相关心、爱护和尊敬。人无完人,再优秀的人也会有他软弱的一面,别人短处不应到处宣扬,应当取长补短。仁爱宽厚,以德服人。言而有信,言出必行,与人坦诚相待。

今后在工作中,要保持谦虚的态度,多向身边的领导和同事学习,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。再次,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,细节决定成败。如果每个人都认真对待自己所在岗位的每一件小事,都注重细节,把小事做细、做透、做好,那就会出现“细中见精”、“小中见大”的不平凡。

“凡是人,皆须爱,天同覆,地同载。”这也许是仁爱的最高境界。因为爱自己,所以爱父母,因为被人爱,所以爱人,因为爱生命,所以感恩爱。我们生命有限,但爱是无限的,因为爱,才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。

爱周围的人,爱这个世界。只有这样,这个社会才能变成和谐的社会,这个世界才能变成和谐的世界。通过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,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,以增强自己的审美底蕴和人文情怀都是非常有益的。能认真读过学习过,用心去做,并且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,便可终身受益。

学习《弟子规》,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,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,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,是十分必要的。

《弟子规》读书心得4

不知不觉,开学已经两个月了。学校也开展了“我学《弟子规》”活动。老师号召我们回家都读一下《弟子规》我回到家,心想:《弟子规》我倒是第一次读,既然老师极力号召,那肯定是不错的,先读一读《弟子规》吧。

“弟子规,圣人训……”我刚开始读,只觉得朗朗上口,并没有细细品味其中的意思,我开始读一阵思考一阵,当我读到“父母呼,应勿缓。父母命,行勿懒。”时,我思考一阵,接着不由得惭愧了,想想自己一起,总喜欢一个人去外面玩,而我的爸爸妈妈却担心得到处找,不停地叫我的名字,直到我玩累了,倦了,我才会回家,爸爸妈妈叫我做一点小事我也不情不愿的,那里做到了父母呼应勿缓呢?有何尝做到了父母命,行勿懒呢?惭愧之余,更觉得我应该接着读下去,当我读到“出必告,反必面,居有常,业无边”时我的眼睛不由得湿润了,父母对我那么好,而我直到现在都这 ……此处隐藏3943个字……起来,我真是自叹不如!首先,父母叫我,我就不应该这样跟他们说话,这就是对他们的大不敬!其次,就算不是父母长辈叫我,我也不应该这样不礼貌地跟别人说话。

再比如,父母平时叫我帮忙时,我总是会找各种理由来拒绝。以前总是以为这本来就不是我做的事情,因此就没有放在眼里。现在读了《弟子规》后我才知道,我真是太不孝了!父母叫我帮忙,我就应该无条件接受。像我这样找理由来拒绝简直就是对父母的大不孝!

现在读了《弟子规》后,我会努力改正我各方面的种种缺点,做一个懂礼貌,讲文明,讲诚信,品学兼优的好孩子!

《弟子规》读书心得13

我在暑假里读了一本《弟子规》,里面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“物虽小,勿私藏,苟私藏,亲心伤。”

其中有个故事叫《原物奉还的张元》。故事讲的是南北朝时期,有一个小孩叫张元,他从小就聪明懂礼,从不私自拿别人的东西。有一天,张元和几个小伙伴在自家的后院里玩,邻居家有几棵上面结满了杏子的杏子树,小伙伴们看见有杏子吃,都欢快地跑过去拾,张元也跑过去把地上的杏子捡起来兜在衣服里。当小伙伴们高兴地吃着杏子时,张元却跑到邻居家,把捡到的杏子还给邻居。邻居笑着说:“这又大又肥的杏子你就自己留着吃吧!”张元认真地说:“爸爸说过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的,尤其是别人不知道的时候,就更不能这样做了。”说完就把手中的杏子放在邻居家的餐桌上,跑开了。后来,小伙伴们知道了这件事,都觉得很惭愧。村子里的人们夸张元是个懂事的好孩子。

记得我以前在我的好朋友悦悦家玩的时候,看见悦悦的娃娃上有一个很漂亮的发夹,发夹是粉红色的,上面还有彩色的钻石,样子可爱极了!我心里想:“如果我把那个发夹拿回家,夹在我的娃娃上应该会很漂亮吧!”于是我趁悦悦不注意,偷偷地把发夹放进我的口袋里。这时我突然想起妈妈以前给我讲的弟子规里面的一句话“物虽小,勿私藏,苟私藏,亲心伤。”我就从口袋里把发夹拿出来,一边递给悦悦,一边对她说“对不起,我拿了你的发夹,我不应该拿你的东西。”悦悦对我说:“没关系,我们还是好朋友!”于是我们俩都笑了。

通过这段故事我明白了,做人要诚实,别人的东西是不能要的,父母知道了一定会很伤心。

《弟子规》读书心得14

最近,我读了一本叫做《弟子规》的书。使我受益匪浅,体会很深,而且从中也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。

首先它教我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,友爱兄弟姐妹,在一些言行中,要谨慎,要讲信用;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,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,向他学习。

其次,我通过学习《弟子规》,在思想品德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,越来越懂事了。已经在有意无意间把书中学到的知识用到了日常的生活中:原来只要别人关心自己就行了,现在懂得了要关心爸爸妈妈、爷爷奶奶和周围的人。

今年的“三八”妇女节,还送给了妈妈礼物。妈妈病了,会主动端水拿药给妈妈吃。以前在家里什么事也不做,现在我会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,有时帮忙煮饭、洗碗、扫地和浇花;双休日在家里洗洗自己的袜子,整理自己的写字台。

我学会了理解和支持爸爸妈妈的工作,爸爸妈妈工作比较忙,回家会有些晚,我不会着急,会自己自觉学习,完成好作业,如果遇到了不会、不懂的问题会自己打电话问同学。

我所取得的进步都是学校老师辛勤培养和学习《弟子规》所得到的结果,以后我一定更加认真的学习弟子规。

《弟子规》读书心得15

按公司要求,我背完弟子规;接着,按公司要求,写心得体会。

相同的是:公司要求。

两者的不同之处,是:按公司要求背弟子规时,我感到迷茫无奈;但在按公司要求写时,我觉得确实有一些有意义的话要记下来,以留后用。

第一感:弟子规只是一个基础,但它将带给我们一个真正的人生。

从很早时听说弟子规开始,我就是一个不喜欢弟子规的人。因为我最不喜欢拘束自己,尤其不喜欢拘束自己的思维。我认为社会的创造性来自对格局、对细节、对具体、对方法的放任思考,并最后对所有的思考信息形成融会贯通。这才是做事之道。

正是这个思维导致了今天的我──集大失败与小成功于一身的综合体。xx年的生活和工作生涯里,我以上述思想为指导原则,做了很多值得记忆的事情,但也经历了太多的人生波折。

在背弟子规的过程,我突然发现,其实在我不拘一格做事的思维里,缺乏一个基础的生活工作准则。这是影响现在的深层次原因。因为工作的目的是生活,工作的目的决不是工作。否则,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家庭问题,以至延伸至工作问题。

弟子规只是一个做人的基础,并不是很高的要求。但有了这个基础的生活原则,我们将走进一个真正的人生。看看我们的许多误区吧

“有余力,则学文”,而我们呢,可能更多的是“有余力,则孝悌”。工作忙成为不回家的极为正当的理由。总叙说得好,首孝弟,次谨信。也就是说,“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”,是排在余力学文前的;对父母的“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”也是排在余力学文之前的;“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”也是排在余力学文之前的;“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”也是排在余力学文之前的;“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”也是排在余力学文之前的。而我们,可能都在或多或少地违反着这一大的原则。

弟子规不是信仰,是一种做人的准则。换句话说,不做好它,不能说没信仰,可能会没了做人的底线,或说可能会缺德。

第二感:弟子规十分细致。看短实长,看粗实细。

1080字看似短,其实它包含了长达一生的生活智慧。孝悌谨信,爱人亲仁,余力学文──可以作为我们几十年生活的基础准则。

1080字看似粗,但它告诉了我们生活的每一细节。它告诉我们“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”,它告诉了我们“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”,它告诉了我们要“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”。它告诉了我们“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”。

你难道没有一种细致入微的感受吗?

第三感:背,这才是真正的理解!!!

不要说:“我理解了,就可以背不过。”其实错了。背过了,理解一定不同。相信这句话──先接受才有理解。你都没完全接受,何谈理解?当你背过,当你能合上书,依然说出来原话时,你会感到这是一个十分奇妙的过程。你就好像突然理解了一样。其实,我们很多人,同丢失了很长时间的弟子规一样,也把“背诵”丢失了正是对背诵的丢失,造就了我们现在的浮躁。似乎什么都知道,但什么都说不上来。

第四感:综合感觉。

礼节是多么的重要。

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,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。

对好坏善恶的态度。等等。

其实,有了这个做人的基础,成功将会水到渠成。也许,成功仅此而已。而已!而已……

感触发完了。再背一遍吧。背过了,那就力行下去吧。

《《弟子规》读书心得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